产品分类
您现在的位置: > 利来w66 > 1996年少将刘连昆出卖军演内幕中央无奈宣布结束

1996年少将刘连昆出卖军演内幕中央无奈宣布结束

时间:2023-11-11 11:47 来源:未知 作者:admin 点击:

  1949年,蒋介石集团败退逃至台湾,台湾自此脱离了祖国的怀抱。大陆一直在苦苦努力,力求早日,可是因为种种原因,至今还是没有彻底实现两岸统一。

  经过177天的激烈角逐,最终李登辉脱颖而出,于同年7月7日的十三大,登上了主席的宝座,开启了所谓的“李登辉时代”。

  李登辉掌权期间,大肆打压政敌,实施个人专制独裁,还在社会上推广所谓的“民主”,将“中国”退化为“台湾”,与大陆的关系越发僵硬。

  在李登辉当局的不断鼓噪下,台湾岛内进行第一次地区领导人直选,这难道不是赤裸裸的挑衅吗?

  不仅如此,李登辉还在1995年征得了美国方面同意,以私人身份访问美国,在康奈尔大学公开发表演讲,声称要打破台湾在对外事务上的孤立。

  在的指示下,人民海陆空数十万大军整装待发,齐集东南沿海,准备以重大武力威势,来解决这个困扰了大陆近半个世纪的重大难题。

  1996年3月8日,依命令,先后在福建永安和南平基地,点火发射了前后共7枚东风15导弹,穿越台湾海峡,分别飞至高雄外海、基隆外海等地锁定目标。

  当夜,无论大陆还是台湾,都处于极度紧张状态,谁也不知道明天天亮后会发生什么。就连日本和美国都对此格外关注。

  中国人民发射导弹先声夺人,随后就集结了海陆空数十万部队,齐聚东南沿海,在台湾海峡一带进行了浩浩荡荡的海陆空联合大演习。

  可以说,此时台湾海峡的危机已经达到了最顶点。台湾方面面临着空前压力,甚至于不少高层,都在暗地里盘算投降事宜了。

  本来按照这个趋势下去,是大大有望的。就算没法一下达成这个最终目的,但把李登辉赶下台,倒是很有可能实现的。

  这个叛徒给台湾高层出卖了有关我军的一系列重要情报:我军的导弹为空包弹、我军部分重要军事基地的位置,以及我军的重大军事计划等等。

  他在岛内大肆宣扬,大陆军方的导弹都是“空包弹”,台湾军队实力雄厚,完全有能力来应对各种突发状况,并且直言台湾有“十八套剧本”足以应对大陆方面。

  安抚内部的同时,李登辉还向美国方面“卖脸”求援,请求美方出兵援台,以武力来干涉台湾海峡的局势。

  既然李登辉这么要求,美国便“勉为其难”同意了,随即派出了两艘航母大张旗鼓地进入了台湾外海域,陈列于此虎视眈眈。

  此外,美方还特意修改了GPS坐标参数,使得我方导弹的卫星导航系统彻底瘫痪,根本没有能力再去追踪他们的航母战斗群,以及对台湾近海目标进行精准打击。

  由于以上诸多因素,台湾海峡的局势进行了一个180度的完全反转,从原本极其利于我方的态势,一度演变成了如今这种“我方处处皆被动”的态势。

  为了不让局势完全失控,中央只得选择了退让,暂时按兵不动,回到最初的相互对峙。

  1996年3月25日,并国防部对外宣布,此次联合军演基本达到预期目的,演习至此结束,各部有序撤回归建。

  这次,就以这样令国人憋屈的方式终结了,让后来了解到这段历史风云的后人,无不扼腕叹息深表遗憾!

  除却“空包弹”,还有那些相应的军事计划,连前线一些指挥员都未必全部清楚,这意味着什么?

  意味着在我军核心地带,盘踞着一只或几只敌人的“鹰隼”,正时刻密切注意着我军的动向,并不断地出卖给台湾方面。

  这次行动前后历时3年,终于于1999年年初查到情报泄露的根源——总后勤部军械部部长刘连昆。

  刘连昆,少将军衔,正军级干部,在80年代大陆武器发展时期,为党和军队做出了不少贡献。

  谁都没想到,却是他出卖了“九六军演”的全部计划,让我军绸缪良久的国之大计迅速。

  我们并不要求所有人都坦荡高尚,可是每个人却应该有最起码的底线——那就是不能负家叛国。

  可他还是贪心不足,为了更多的利益,为了填满他那心中的欲壑,走上了这条不归之路。

  谍战剧里,那些隐藏在暗处的特务人员,在各自组织的派遣下,以各种方式打入了彼此的内部,力求进入要害部门,获取各种机密情报,在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,实现属于他们的人生价值。

  然而,其之心一直不死,利用旧时遍布在中国各地的特务间谍,极尽为非作歹之能事,想要搞垮新中国,以便重回大陆。

  在中央的指示下,我国首任公安部长罗瑞卿同志,带领着广大公安部队战士,在人民群众的帮助下,不断地把那一个个隐藏在人民或组织内部的“老鼠、鹰隼”揪出,为全国的治安环境做出了极大的贡献。

  从新中国建立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,这一期间我党从未放松过对敌特的肃清工作。

  中央先后开展了“反革命运动”、“四清运动”等声势浩大、深入彻底的锄奸除特行动,并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,基本上清除了国内旧有的顽固势力,全国治安得到了极大改善。

  曾经的“军统“和”中统“彻底成为了历史,这于大陆而言是大大的幸事,可对于当局来说,就是大大的坏事了。

  因为他们再也没有了“眼睛”和“耳朵”,不能再及时地了解到大陆的动向。这于他们而言,是非常危险的。

  图1987年,福建省国家安全机关缴获的台湾“军事情报局”在大陆进行恐怖活动的部分罪证

  在此期间,台湾方面曾多次派遣特情人员,想要进入大陆进行补充。可我方防护甚严,光是进入大陆境内就已经很难了。

  即便进来了,这些特情人员要户口没户口、要身份没身份,要不了多久就基本完蛋了,这让他们打消了继续派遣特务的想法。

  1985年,台湾方面成立“军情局”,将原本情报工作的重心,从“打入”转为了“策反”,想要集中力量在中国大陆建立起新的“情报组织”。

  恰好这时大陆全面对外开放,在各种外资进入的同时,台资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。

  台湾军情局立马行动,对赴大陆的台商提出各种利益许诺。能发展成间谍的最好,不能的也可以让他们带专业间谍(以台商有关身份)潜入大陆,积极展开“策反”大业。

  张志鹏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例子,他被台湾方面以重利拉拢,成为了一名台商兼军情局特工。此人正是一步步把刘连昆拖下水的罪魁祸首。

  张志鹏原本就有着从事敌后情报工作的履历,1949年在台湾开始经商,于上世纪80年代,又以台商的身份来到香港发展。

  大陆全面开放后,张志鹏被台湾军情局局长殷宗文看重,给其提供重大资金支持,要求他在大陆长期地潜伏下来,在组织有需要的时候,积极为组织效力。

  当时正值我国改革开放的高峰期,在中央的倡导下,只要有外资进入,我们皆是热烈欢迎。

  殷宗文通过内线了解到张志鹏在大陆左右逢源后,便迫不及待地和他取得了联系,恭贺他在大陆生意越做越红火,希望他可以继续财源广进。

  客套话完毕,进入正题:提醒他不要忘了“娘家人”,“娘家人”可是一直关注着他的。

  虽然殷宗文每一句话都说得客客气气,可是那每一句都是在叮嘱着他不要忘本,不要忘记他的身份,军情局可以随时把他打入万劫不复。

  依据殷宗文指示,张志鹏开始利用生意来往之便,物色一些革命立场不坚定,或者贪图名利的有关高职干部。

  然后就是循序渐进,最终将其策反,发展成专用线人,为“娘家”提供有关情报。

  张志鹏经过一段时间的物色,终于找准了他的第一个策反对象——邵正宗,大校军衔,总后勤部军械部局长。

  一来而去,两人迅速就混熟了。熟了之后,邵正宗说话就随便多了,经常问他台湾和国外的政治情况、生活环境、吃喝玩乐等等。

  于是有一次酒喝多了,张志鹏就试探邵正宗,问他:“邵老哥,你已经是大校了,怎么对外面那么感兴趣?”

  邵正宗回答:“张老弟啊,你不知道,体制里特别难混,老哥我兢兢业业、处处低声下气,这么多年来就得一个军械部局长,再往上走一步基本上是不可能了。所以吧,我就想着……总之,就是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,好好的享受享受!”

  张志鹏试探后彻底安心了,遂向邵正宗吐露了自己的另一个身份——台湾军情局特工。

  张志鹏直言,可以帮助邵正宗办理移民,其他的只要他想要的,都可以谈,他会尽力为之办妥。

  邵正宗成为了军情局的间谍后,便开始利用职务之便,不断地为台湾方面提供各种军事、政治情报。

  因为他的重要作用,台湾方面还专门为他成立一个专门对接的机构,名为“王少康工作室”,将所有与邵正宗情报有关的工作统称为“少康专案”。

  虽然邵正宗长期为台湾军情局服务,可是台湾方面却始终没有兑现给他移民的承诺,只是不断地给他画饼、送钱,让他可以安心为军情局服务。

  一直到了1992年,邵正宗到了退休年龄,即将离开工作岗位时,再次提出兑现承诺的要求。

  这次军情局方面并没有直接拒绝,而是给他提出了一个条件:只要他可以为军情局,再发展一个高级军官来接替他的重任,便会兑现给他的所有承诺。

  很快,他就给出了一个让军情局特别惊喜的人选——刘连昆,少将军衔,时任总后勤部军械部部长。

  原来,刘连昆前不久刚因为经济问题受到了严肃处理,军衔从少将直接降到了大校,在军内做了重要通报,受到了很多人的白眼。

  因着这样的缘由,邵正宗很快便把他的老上级刘连昆,成功拉上自己的“贼船”,美其名曰“一起奔向新生活,以后共享大富贵”。

  这个消息让军情局大为兴奋,光是邵正宗这一个大校便为他们提供了那么多重要情报,而刘连昆可是少将,他的分量可要比邵正宗重多了。

  为此,军情局专门派遣第六处副处长庞大为,来到大陆亲自负责刘连昆的相关事宜。

  见面后,他直接开门见山,说明了自己的来意,以及给刘连昆报出了相应价码,并送了2万美金以表心意。

  而邵正宗呢,因为上级替代了自己,彻底没有了利用价值,军情局就对其不管不问了。

  直到最后,邵正宗也没有实现“移民梦”,没有过上他想要的“幸福生活”,可谓是结结实实地被军情局摆了一道,而且还是“哑巴吃黄连”,不能跟任何人诉苦。

  刘连昆因为其相当高的职级、权限、人脉,所能获取的情报,更重要、更及时、更广泛、更准确,为台湾方面深彻了解中国的军事、经济、政治等各方面真实情况,做出了重大的“贡献”。

  军情局为了让刘连昆更好地为他们工作,向台湾方面申请并获得通过,为刘连昆授予少将军衔。

  有了如此“殊荣”,刘连昆为军情局工作便更加卖力,先后出卖了大量重要军事、政治情报,获得了大量的金钱利益与常人难以想象的各种精神和物质享受。

  可是他回家后,面对着几十年朝夕相处的妻子,还是不自觉露出了端倪。原来刘连昆经常会在家中对重要加密文件进行拍照,这举动怎么看怎么蹊跷。

  刘妻多次发现丈夫刘连昆的诡异行为后,对丈夫提出了质问。刘连昆知道瞒不下去了,也就据实以告,说他已经成为好一阵了,可这都是被迫的。

  这让刘妻惊恐不已,万万没想到丈夫在新中国建立伊始最困难的那段时期都不曾动摇过,而今竟然因为敌人的糖衣炮弹“中招了”。

  在如此紧急的情形下,刘连昆只好答应了妻子,说他以后不会再和他们来往了,可以任由妻子监督。

  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,刘连昆再也没有和特务联系的“蛛丝马迹”,妻子以为他已经彻底改过自新了,便放下了戒心。

  1996年年初,刘连昆从上级的口中,探得了军演的内幕,随即便将有关事宜,向台湾方面做了重要通报,让台湾当局早做打算。

  得到刘连昆的情报后,台湾方面立马展开了相关部署,在军事方面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,并通过媒体不断大肆渲染大陆“军事威胁”!

  随后,在东风导弹发射之前,刘连昆又以军械部部长的权限,获知了“空包弹”的秘密,立马给军情局做了有关汇报——随后大陆点火发射之导弹,均为空包弹,勿惊!

  于是乎,才有了李登辉直言大陆导弹是“空包弹”,台湾民众不用怕,他这边有“十八套剧本”足以应对大陆方面的。

  李登辉稳定了国内后,又连忙跑到美国,成功把美国拖下水,让我军不得不迫于形势,结束军演。

  刘连昆本以为立下了如此大功,可以得到更多酬劳,却没想到转眼就被李登辉给卖了。

  “九六军演”期间,正值台湾地区领导人竞选,李登辉为了连任,更为了安定民众,对东风导弹是“空包弹”大肆渲染,不仅台湾所有人都知道了,连全世界人民都知道了这件事。

  正是因为李登辉此举,才断定高级机密无故泄露,代表着组织内部出了大问题。然后在暗中开始了一轮深彻的“锄奸灭特”大行动,前后历时三年。

  在这次行动中,中央在一举将刘连昆抓获的同时,顺便把军情局在大陆辛苦建立起来的谍网组织也全部捣毁。

  至于张志鹏、庞大为两人,虽然躲过了大陆的惩罚,可在回到台湾后,也没有获得任何好下场。前者被限制出境,后者进了监狱。